專欄


與大自然重新連結,找回在自然之中被療育的力量-身知島製作 董桂汝

與大自然重新連結,找回在自然之中被療育的力量-身知島製作 董桂汝

踏著浪花前行、走在蓊鬱山林之間,隨著陽光灑落,舞者與參與者在以山海為舞台的大地劇場內,透過肢體、舞蹈享受自然的懷抱。身知島製作,透過藝術、肢體帶領人們在大自然中認識自己、獲取大地母親的養分。

 分享生活中的歡樂,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好玩的事 -Ponay

 分享生活中的歡樂,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好玩的事 -Ponay

「來賓點唱這一首~」畫面中央擺放著一架電子琴,頭戴著帽子的Ponay深情地唱著歌曲。聽著聽著怎麼與熟悉的歌曲唱法不太一樣,卻又深深的被這歡樂的氛圍吸引著。看完「Ponay的原式cover」影片的觀眾總是這樣回應:「太洗腦了!聽完都忘記原曲怎麼唱了」、「每次來聽一定大笑!太歡樂了」。

「我們會繼續用我們的方式創作,希望會有更多人喜歡台灣、喜歡蘭嶼、喜歡 hard rock。」  —— 野東西

「我們會繼續用我們的方式創作,希望會有更多人喜歡台灣、喜歡蘭嶼、喜歡 hard rock。」 —— 野東西

Wild Thing野東西樂團(原為The GateS樂團)成軍於2011年,其音樂深受80年代美式搖滾影響,帶有濃厚美式硬漢與狂野風格,歌詞創作靈感源自於生活觀察和體驗,2021年發行首張族語專輯《溯UNDO》結合中、英語、達悟族語等語言唱出搖滾魂,釋放狂野能量。2022年入圍第33屆金曲獎(GMA)三項殊榮「最佳樂團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最佳年度專輯獎」,更獲得第13屆金音獎(GIMA)「最佳搖滾專輯獎」的肯定。

2023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成果展現青年創意及臺東魅力~激發無限可能性!

2023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成果展現青年創意及臺東魅力~激發無限可能性!

2023 世界客家博覽會 臺東展區「客家.原鄉.新故鄉」

2023 世界客家博覽會 臺東展區「客家.原鄉.新故鄉」

當傳統一直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它就不會消失-姆姆傳家寶工作室

當傳統一直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它就不會消失-姆姆傳家寶工作室

工藝師們編織傳統背籃、木頭雕刻傳統食具、利用石頭仿作出早期的石斧、梳理稻草為之後屋頂的搭建做準備。這裡是位於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落的姆姆傳家寶工作室,姆姆是卑南族語中祖父母、長輩之意,希望透過承襲姆姆的精神,讓千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智慧寶藏源遠流長。

從追求生命的長度,到探索自我內在追求生命的精采度-木雕蠟染藝術家彭明通

從追求生命的長度,到探索自我內在追求生命的精采度-木雕蠟染藝術家彭明通

騎行在池上蜿蜒的197線道,眺著一望無際的稻田風景,在4.5公里處有一間充滿綠意的小店,往裡面一走,裡面布滿了各式的藝術品。這裡是4.5公里咖啡,也是木雕、蠟染藝術家彭明通的藝術創作工作室。

慢慢作畫 好好生活-版畫藝術家・李屏宜

慢慢作畫 好好生活-版畫藝術家・李屏宜

鮮豔飽和而和諧共存的色彩,烘托出既寫實又奇幻的韻味,偶有衝突的美感,偶爾又寧靜得令人發呆。版畫藝術家-李屏宜的畫作,擁有這般獨樹一幟的魅力,像是不具名的邀請,帶領大家細細品味畫作中豐富的細節。

生活美學的實踐,是人人在生活中細微的參與 -池上・素人藝術家:王金生

生活美學的實踐,是人人在生活中細微的參與 -池上・素人藝術家:王金生

走在池上的街上,常常會被轉角不期而遇的裝置藝術品驚艷而駐足停留,有時是整面屋牆彩繪而成的星空;有時是竹林裡探出的日昇;有時則是夜晚中發出暖暖光輝的星球。這些作品都是王金生的創作,不僅僅進行環境創作,這兩年更協助修繕福原國小旁的日式教師宿舍。

田修銓-與台東的緣分,是從參與熱氣球嘉年華與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開始的

田修銓-與台東的緣分,是從參與熱氣球嘉年華與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開始的

Daniel Wong —玩心湧動的探險家 在各城市遊歷旅程中自由狂想

Daniel Wong —玩心湧動的探險家 在各城市遊歷旅程中自由狂想

無論從那裡開始,尋找到自己的方向進而確定了目標堅定地走到這,對他而言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此刻又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擁有美好的「啟程」,和我們一起探索每一段不同風景「啟程」。

帆船不只是項運動,更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模式

帆船不只是項運動,更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模式

台東森林公園裡的活水湖,湖水清澈見底、以層層的山巒為背景,是台東市民口中「世上最大的游泳池」。今年夏日,活水湖面特別的熱鬧,孩子們在水中嬉鬧、數艘揚著帆的小船輕輕地劃過水面。這裡,也是台東帆船學校的平靜水域教育基地,岸上以笑容默默在一旁守候,滿頭金髮的陽光大男孩,他是台東帆船學校的創辦人-西班牙籍的帆船教練Federico,人們都叫他小飛。

削板師的浪尖人生 │ 安東尼衝浪板工作室

削板師的浪尖人生 │ 安東尼衝浪板工作室

東河,是台灣三大衝浪勝地之一,尤其秋冬之際吹拂東北季風,更是適合衝浪的好時節,而就在這衝浪客雲集的山邊,有一處匯集起當地浪人網絡的基地,擁有相當專業的削板室、包板室、磨板室的空間,更是資訊與技術的交流園地,而這裡是由削板師-安東尼一手打造。

源於土地自然及人文淬鍊【2022臺灣文博會—臺東館】以獨具風貌的工藝及文創設計步入國際視野

源於土地自然及人文淬鍊【2022臺灣文博會—臺東館】以獨具風貌的工藝及文創設計步入國際視野

抵達臺東,彷彿進入另一個時區,海風溫柔吹拂著與土地共生的人們。近年臺東縣政府以文創設計為橋樑,行銷臺東獨有的自然、人文、工藝,舉辦多項計畫並積極邀請文創、工藝品牌參與「臺灣文博會」、「臺灣設計展」等大型展會。期望藉此增強各產業間的連結與合作,透過落實慢經濟,文創開發與露出、多元輔導,提升地方能量、帶動發展,不僅彰顯臺東獨特價值與品牌魅力,更讓臺東的工藝創作、生活美學與文創設計品牌步入國際視野。

「2022臺東舊街文創聚落記憶重現紀錄計畫」  活動專文

「2022臺東舊街文創聚落記憶重現紀錄計畫」 活動專文

你對寶桑舊街的記憶是什麼呢?為重現與紀錄臺東舊街的記憶,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辦理「2022臺東舊街文創聚落記憶重現紀錄計畫」以寶桑舊街為題材,透過青年座談會、戲劇工作坊及微電影拍攝方式紀錄當地故事。

2022臺灣文博會—臺東館

2022臺灣文博會—臺東館

臺灣文博會首度移師高雄,臺東館不缺席!今年夏天在南臺灣走進臺東時區,感受慢力覺醒!

2022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

2022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

—「舒緩漫行」以反覆工法琢磨與美感表現,紓解疫情下的壓力與不安,突顯在地特色、彰顯臺東工藝品牌定位

2022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鏈接臺東在地工藝能量,拓展青年文創視野

2022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鏈接臺東在地工藝能量,拓展青年文創視野

為期11天的「2022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7月28日在縣長饒慶鈴與審查委員的頒獎以及學員們的歡呼聲中進入尾聲。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舉辦迄今邁入第8年,在青年工藝界中擁有極高的關注度,今年共有111位學員報名,從中遴選出30位學員參與。以學習型的工作營結合競賽方式,如同是一場實境秀。

【2021臺東設計師週】臺東啟乘 TAITUNG XTRA

【2021臺東設計師週】臺東啟乘 TAITUNG XTRA

「傾聽」。一起,挖掘人與土地間的故事。
「交流」。一起,連結工藝與設計間的善意。
「誕生」。一起,共創美好生活。
「推廣」。一起,共享永續價值。

【2021臺東設計師週】設計師交流之夜-跨界增值 設計臺東共好 EXTRA TO XTRA IN TAITUNG

【2021臺東設計師週】設計師交流之夜-跨界增值 設計臺東共好 EXTRA TO XTRA IN TAITUNG

2021臺東設計師週-設計師交流之夜於臺東美術館戶外舞台展示年度共創計畫成果,邀請知名花藝設計團隊CNFlower創辦人暨總監凌宗湧擔任展區裝置策劃,並帶領卑南國中時尚設計美學專班的同學一同進行共創,同時邀請跨界藝術創作者孟耿如、音樂人舒米恩擔任代言人分享跨界設計經驗。

2021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 Taitung Craft Design Award:向土地學習—包容 用時間堆積—內化

2021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 Taitung Craft Design Award:向土地學習—包容 用時間堆積—內化

工藝創作多源於自然、土地,為人類生活所需而生,創作者連結手作、材質、美感並突顯在地特色。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今年為第二年辦理,以臺東工藝設計、生活美學出發作為策展概念,開放國內外創作者報名參賽;推廣工藝與設計跨域交流,引燃創作熱情,並以美學、生活結合文創產業思維,通過展覽呈現多元創作,讓人感受土地帶出的溫度與美感。

楊慕仁-世界是畫布 用生命揮灑出卑南文化之美 Ushiw Pakaruku-The World is a Canvas,Spread out the Beauty of Pinuyumayan Culture with Life

楊慕仁-世界是畫布 用生命揮灑出卑南文化之美 Ushiw Pakaruku-The World is a Canvas,Spread out the Beauty of Pinuyumayan Culture with Life

火辣的艷陽照耀大地,從臺東糖廠的大門望進去,五彩繽紛的鐵雕裝置藝術沿著牆排排站,沿著往裡緩緩行,可以看見製糖的榮景已斑駁,但文創的風氣正昂揚,而知名卑南族藝術家楊慕仁的創作基地,就座落在這裡。

不急夫婦 Nosoon Couple -用愛轉動品牌 開展原住民文創的新視野 Run the Brand with Love,  Develop a New Vision of Indigenou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不急夫婦 Nosoon Couple -用愛轉動品牌 開展原住民文創的新視野 Run the Brand with Love, Develop a New Vision of Indigenou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說到東河,你想到什麼?你可能曾停在這吃肉包,或特地來觀賞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但今天我們拉開一場知性輕旅行的序幕,拜訪臺東新生代文創品牌-不急夫婦的基地,並聽他們聊聊關於原住民文創的故事吧!

漸漸消失的老戲院,不再轉動的膠捲聲  Vanishing Old Theater, the Sound of Stopped Spinning Film

漸漸消失的老戲院,不再轉動的膠捲聲 Vanishing Old Theater, the Sound of Stopped Spinning Film

民國六、七十年代臺東區從北到南曾有30多間電影院;戲院不僅僅是播放電影,也不定期有布袋戲、歌仔戲,或是歌舞團表演,可以說是臺東人在1960到1980年代最重要的生活娛樂。

2021鹿野故事生活節 Luye Story Festival|龍田神社1006 Longtian Shrine 1006

2021鹿野故事生活節 Luye Story Festival|龍田神社1006 Longtian Shrine 1006

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舉辦的「2021鹿野故事生活節」,在一片大山中登場,多麼難得能相聚,即便臉上還有一片束縛,還是能感受這片土地上空氣的清新。

2021 臺東巷弄舊事生活節 2021 Taitung Historical Street Festival

2021 臺東巷弄舊事生活節 2021 Taitung Historical Street Festival

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舉辦的「2021臺東巷弄舊事生活節」9月5日在中華會館內開場,搭配《一卡皮箱》舊物展覽與古典鋼琴及聲樂在老建築空間重溫泛黃的記憶,舊街的鄉親父老們紛紛到場欣賞,隨著周美君老師悠揚的琴聲與張琳琳老師高亢的女高音,哼唱出一首又一首的經典老歌,演出內容讓街訪鄰居如癡如醉,一同沉浸在懷舊氛圍中。

足渡蘭 • 鄉村手工皂-檳榔、菸草、小米酒 皂香中飄出臺灣植物的讚禮 “Zu-Du-Lan Country Handmade Soap” Betel Nuts, Tobacco and Millet Wine.  The Praise to Taiwan Native Plants from Soaps.

足渡蘭 • 鄉村手工皂-檳榔、菸草、小米酒 皂香中飄出臺灣植物的讚禮 “Zu-Du-Lan Country Handmade Soap” Betel Nuts, Tobacco and Millet Wine. The Praise to Taiwan Native Plants from Soaps.

足渡蘭•鄉村手工皂,位於都蘭部落,取臺語足賭爛之音,提醒夥伴放輕鬆,別因工作小事而不悅,同時將字面改為足渡蘭,象徵「足跡移渡至都蘭」之意,商標則是肥皂研發人-Dagula(水蛙)騰雲飛翔的模樣,詼諧逗趣又耐人尋味。

【2021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匯聚國內外青年一同探索、學習臺東風土與美學力量

【2021臺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暨競賽】匯聚國內外青年一同探索、學習臺東風土與美學力量

走進部落,與佩刀的藝術美學相遇-高獻庭:「刀,是回家的鑰匙。」 Walk into the Tribe for Encountering the Art of Sword.  Kuciling Katatepan said, “The Sword is the Key to Home.”

走進部落,與佩刀的藝術美學相遇-高獻庭:「刀,是回家的鑰匙。」 Walk into the Tribe for Encountering the Art of Sword. Kuciling Katatepan said, “The Sword is the Key to Home.”

高獻庭,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族名Kuciling Katatepan,現為藝術工作者,創作媒材以木頭為主,包括佩刀雕刻、傢俱客製、傳統器具製作、裝置藝術陳設等,其中以佩刀作品最廣為人知。

洄廊:在流動中成為串聯不同藝術領域空間的廊道 The Corridor: The Gallery that Connects Different Art Fields in the Flow

洄廊:在流動中成為串聯不同藝術領域空間的廊道 The Corridor: The Gallery that Connects Different Art Fields in the Flow

走在台東市區四維路與泰安街一帶,靜謐的住宅群中,在轉角處有一棟的兩層樓灰色小屋,推開木門只見和煦的陽光灑落在小巧別緻的木地板空間。這裡是「洄廊The Corridor」,台東發展表演性藝術交流與身心探索的實驗基地。

由深山傳唱入天際 霧鹿部落射耳祭紀實 From the Deep Mountains to the Sky, They Sing:   Documentary of MaLa-Hodaigian in the Wulu Tribe.

由深山傳唱入天際 霧鹿部落射耳祭紀實 From the Deep Mountains to the Sky, They Sing:  Documentary of MaLa-Hodaigian in the Wulu Tribe.

​​​​​​​黎明前的槍鳴劃破了深山裡的寂靜,也宣告著霧鹿部落的族人們,布農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盛大的祭典-射耳祭即將開始。

Kapaz服裝創作工作室 -穿上最舒適的衣著 在日常中尋回與自然的連結 Kapaz Clothing Creativity Studio- Put on the most Comfortable Clothing,  Find Back the Inborn Connection with Mother Nature in Daily Life.

Kapaz服裝創作工作室 -穿上最舒適的衣著 在日常中尋回與自然的連結 Kapaz Clothing Creativity Studio- Put on the most Comfortable Clothing, Find Back the Inborn Connection with Mother Nature in Daily Life.

陽光普照的臺東,一如既往的耀眼,沿著台11線走,就能抵達離太平洋不遠的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簡稱TTICC原創聚落,這裡座落著一處值得您深度認識的服裝工作室-Kapaz服裝創作工作室。

台東是我藝術創作生涯開始的幸運美地    Taitung, the Fortune Beautiful Land Where I Started My Artist Career

台東是我藝術創作生涯開始的幸運美地 Taitung, the Fortune Beautiful Land Where I Started My Artist Career

我與台東的緣分從2016年開始,是因為電視劇的拍攝第一次長時間(四個月)居住東部,之前的印象還真的是停留在小時候的畢業旅行中的短暫停留,年紀還小也沒有太深的印象。而16年這段時間對於一個長年住在台北的我來說是一次很重要的生活體驗⋯⋯

在臺東認真生活的布拉瑞揚舞團 Living Earnestly in Taitung, the 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

在臺東認真生活的布拉瑞揚舞團 Living Earnestly in Taitung, the 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

我很慶幸,感謝祖靈,活到40多歲,還夠勇敢去面對一個夢想,可以選擇在自己的故鄉臺東成立舞團。雖然我是臺東人,在2015年布拉瑞揚舞團創立初期,我跟很多喜歡這個地方,後來甚至前來定居、創業的人一樣,帶著一種好奇。我的好奇是,不知道會怎麼開始在臺東的創作,而當時只有一個單純的想法,就是我要回家。

藏身在巷弄中的生活老工藝 The Old Crafts Hidden in the Alley

藏身在巷弄中的生活老工藝 The Old Crafts Hidden in the Alley

轉角的矮房外堆砌了成疊的竹竿,牆上的手寫字吊牌「竹器加工、廉售藤片」在風中搖晃,屋內傳出了清脆「咚咚咚」的聲響。他是楊杉原師傅,手拿鑿刀正打造著他最拿手的竹椅,也是目前臺東唯一一位仍在製作竹管家具的老師傅。

一個城市設計師的反思 Reflections of an urban designer

一個城市設計師的反思 Reflections of an urban designer

「台東,需要設計嗎?」是台東設計中心最新的展覽主題,藉著這個提問回顧過去的成果。但它本身確實也是個好問題,它讓我憶起近幾年參與過的幾個花東設計案,當時我也曾反問過自己。如果是在台北,我們不會懷疑,因為設計原本就是台北的文化要素,然而,我覺得問題不在於需要或是不需要,而是在於去發現設計的含義在這裡與在城市裡或許有所不同。

要為台東做一件有意義的設計,那會是什麼?-水越設計 /周育如

要為台東做一件有意義的設計,那會是什麼?-水越設計 /周育如

這是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問自己的問題,在這五年間與台東的接觸,最想做的,無庸置疑是與「食」相關的議題,研究台東豐富的食,讓台東與台灣甚至全球都能接觸到,並受到啟發,那就是我想為台東做的設計。

沙布喇.安德烈SABRA ANDRE  臺東首部曲:回到光之所在

沙布喇.安德烈SABRA ANDRE  臺東首部曲:回到光之所在

在台北紡織展的人聲鼎沸中,台灣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安坐一隅,自成一片安靜、安然的風景。今年度受疫情影響,在13歲離鄉背井之後,他首度有長達3個月的時間都在臺東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部聚落駐村,也誕生了他在台北時裝周期間發表的2021春夏時裝—臺東首部曲。

不規則的觀海窗,在地開放的倉庫藝術實驗室——三間屋、水泥預拌廠與「Laboratory」

不規則的觀海窗,在地開放的倉庫藝術實驗室——三間屋、水泥預拌廠與「Laboratory」

台11線往長濱市區、鄰近三間屋部落的開闊馬路旁,這個沒有門牌號碼、只掛著「長濱鄉農會水泥預拌廠」大理石門牌的閒置廠區,現在是東海岸藝術工作者葉海地(Heidi Yip)跟拉飛・邵馬(Lafin Sawmah)承租一年多的藝術工作室「Laboratory 實驗平台」。

從漁港到餐桌的食魚技藝:用料理打造「一座有鬼頭刀的小鎮」-成功「王記炸鬼頭刀」與台東市「好漁日MAHIMAHI TODAY」,及他們的鬼頭刀故事

從漁港到餐桌的食魚技藝:用料理打造「一座有鬼頭刀的小鎮」-成功「王記炸鬼頭刀」與台東市「好漁日MAHIMAHI TODAY」,及他們的鬼頭刀故事

成功鎮正午如火焰延燒的晴空下,一艘二十噸級漁船「滿發三號」正緩緩進港,船隻背後湧動的大海,閃耀著藍寶石般的色澤。船隻緩緩靠岸,船員打開船上倉口,隔著與地面約一層樓的潮位差,朝岸上鋪好的布巾用力拋出他們今日收穫的大魚——混著琉璃、日光與海草顏色的魚身,方頭大眼,每尾超過一米長的海上「飛烏虎」,鬼頭刀。

老屋眺港,書能覆粥—台東小鎮書店的另類生存法則

老屋眺港,書能覆粥—台東小鎮書店的另類生存法則

在台東的土壤上,要經營一間書店,是項艱難的挑戰。大至誠品書店撤出,小至在台東各聚落難以見到書店存在,可見一斑。細數那些存在的,如市區的「晃晃書店」結合民宿與餐廳;池上市區融入飲料吧台和旅遊見聞的「借冊所」,乃至池上、關山聚落裡兼售文具用品、參考書籍的小書店——彷彿書店從業者,總要斜槓,副業養起正業。

我們在藝術品裡群聚工作,休息坐躺—臺東山與海邊的公(工)藝建物

我們在藝術品裡群聚工作,休息坐躺—臺東山與海邊的公(工)藝建物

公共藝術,可以不單單是藝術品。響應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大地藝術祭」而逐漸興起的台灣地景藝術與大型公共藝術的創作,以東部的縱谷與海岸作為無垠的畫布,創造出六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二屆的「縱谷大地藝術季」和無數公路旁、山間與海濱的藝術作品。

「這是有感情、有溫度的布!」崁頂織女Ibu從種苧麻到織布,一絲一線延續布農族技藝

「這是有感情、有溫度的布!」崁頂織女Ibu從種苧麻到織布,一絲一線延續布農族技藝

「蓋亞那Kaiana工坊」,從上一代胡天國、劉金蕉設立至今,許多媒體報導都提到此地推廣布農族的小米文化;較少為人所知的是,這個工坊是臺東部落裡少見,自己種植苧麻、取絲,以傳統原料和技法織布的「編織文化基地」。蓋亞那的織布老師Ibu,在地上鋪開了竹席、擺設地織機,跟我們聊起她的「布農編織故事」。

像飛魚躍浪,像島民活在海上—台東新一代造舟與海洋教育

像飛魚躍浪,像島民活在海上—台東新一代造舟與海洋教育

台東一半的生活是海洋。海是一代代的故事與傳承。六月中一個台東豔陽烘烤的無風早晨,我幸運地划著船看見一群「海子」們的成年禮;從遠方來伴走領航的蘭嶼四人拼板舟像風飄拂在海上,尋找順流而行;孩子們手作的格陵蘭舟聚集如魚群,朝十公里外的終點飛躍,跳浪般前進。

純都蘭-賴純純

純都蘭-賴純純

「整個台灣,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像台東的都蘭,把一些區位條件同步接合在一個地點,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幾乎是無可取代地,都蘭,成就了許多流浪他方的地理想像。都蘭的美感,必須拉開距離,才得以凝視,品味一種屬於遠方的跨界美學。」人類學家–夏黎明

【臺東精選】─必看的10家文創工坊

【臺東精選】─必看的10家文創工坊

臺東縣政府多年來致力推廣在地工藝與文化,連年帶領臺東在地品牌出國參展,並且屢屢獲得廣大迴響。今年從原先的實體線下展首度轉戰線上展覽,跨越地域限制讓臺東的在地素材與多元民族的傳統技藝登上國際舞台。

染一片天空與海色,織繪池上的手作姐妹們 — 享想恭坊

染一片天空與海色,織繪池上的手作姐妹們 — 享想恭坊

稻田一路綿延到視線盡頭,恍如山脈,簇擁著池上開闊綿長的大道。在縱谷的懷抱裡,藍天綻放,小米結穗,花卉明豔昂首——而有一群專情於手藝的女子們,將它們浸染、鉤織、工筆細繪,融入種種日常的器物;用巧手呈現出,在台東經歷的日子。

在圍牆邊遊戲,寫字,成為更自由的人-廖瞇與吳俞萱的別樣寫作課

在圍牆邊遊戲,寫字,成為更自由的人-廖瞇與吳俞萱的別樣寫作課

如何愛孩子?如何讓他成為自己、成為更自由的人?牆內的教師們在種種規章框架裡掙扎,傳道授業;牆外各個實驗學校、自學團一邊安排著自己的課程,一邊和「怎麼不去學校」的社會觀感,對話思辨。

小屋裡,塑土傳火的藝師 — 臺東陶藝家與她們的捏陶課

小屋裡,塑土傳火的藝師 — 臺東陶藝家與她們的捏陶課

臺東的土像浪花——它們並不是為了燒陶而生。在千度高溫下,它們會逐漸融解,彷彿混攪著第一道潮水的海岸。然而有一群藝師,克服了要從他鄉引進陶土、釉和種種材料設備的困難,捏塑出屬於台東的陶藝與生活情景。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風|【以風譜曲;與風合唱的鄉音】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風|【以風譜曲;與風合唱的鄉音】

穿過都蘭山這片土地與太平洋懷抱的風,無論吹在臉上還是呼吸到胸腔裡,總是如此純淨、清甜,這是千百年來上天豐盛的恩賜。在東岸,跨越時間長廊,創作者不約而同的以「風」作為一種臺東鄉情的依託。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砂|海廢再生,走讀176公里海岸線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砂|海廢再生,走讀176公里海岸線

臺東的海岸線綿長而迷人,海洋周邊的事物如海砂的存在,相較鮮少備受關注,卻是渺小而龐大的積聚,延伸創作與周邊環境議題,似乎頗能獲得共鳴。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山|以山為家,PASNANAVAN找回人與自然相處的默契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山|以山為家,PASNANAVAN找回人與自然相處的默契

臺東的山縱走綠野之間,既秀麗婉約又壯麗豪邁,巍峨山勢相連保留了眾多民族的遷徙軌跡,也形成天然屏障,保存了許多史前文化記憶,成為南島文明的重要基地。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浪|意識部落「遺址」:藝術家不在過去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浪|意識部落「遺址」:藝術家不在過去

得天獨厚的海岸地形與低緯度的地理位置,使臺東沿岸「浪」的條件成為逐浪人的衝浪天堂。除了借著風向的推移征服海浪,東海岸浪花的乾淨純粹,也孕育沿岸的生機。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雨|神秘聖山,開出燦爛奪目的藝術花果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雨|神秘聖山,開出燦爛奪目的藝術花果

盛夏時節水氣旺盛,在臺東的山谷之間聚集成山嵐、霧氣,影響了地方創作,尤其在色彩的使用,也曾豪雨成災,卻進而有運用設計創作,復甦地方景觀的案例。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石|以石為家的人,一棟排灣土地上的魯凱石板屋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石|以石為家的人,一棟排灣土地上的魯凱石板屋

看似堅硬不動的石頭,從山中巨石滾動到海邊,所歷經的軌跡與悠遠路徑,更是難以追查,人文演繹中,因而時常賦予石頭神秘的印記。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星|暗黑計畫,昇起漫天閃爍的家園守護星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星|暗黑計畫,昇起漫天閃爍的家園守護星

臺東縣府2018年特別辦理「臺東縣最美星空選拔」善用臺東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純淨風貌,漫天閃爍的美麗星空璀璨得令人驚嘆。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盧建彰——跑在自然的靈感裡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盧建彰——跑在自然的靈感裡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設計浪人——臺東的設計希望,風起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設計浪人——臺東的設計希望,風起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邱維濤——台東的記憶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邱維濤——台東的記憶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女妖在說畫藝廊-李韻儀【東海岸的漂流生活美學】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女妖在說畫藝廊-李韻儀【東海岸的漂流生活美學】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臺東縣縣長-饒慶鈴【設計翻轉-從地方出發的社區設計】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臺東縣縣長-饒慶鈴【設計翻轉-從地方出發的社區設計】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理想生活與文創本質】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理想生活與文創本質】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藝術介入、設計翻轉,日本經驗交流談臺東文化魅力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藝術介入、設計翻轉,日本經驗交流談臺東文化魅力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一〇八年度臺東文創論壇」6月18日在臺北 ARTCO DE CAFE 典藏咖啡館︱民權店舉行,邀集多位文化驅動者進行分享,與會聽眾更是創意工作者雲集,在與談間開啟講師與聽眾的深度交流。

【2017設計輔導計畫】把路走好,落葉歸根—台東米麻岸工作室的返鄉創業實踐

【2017設計輔導計畫】把路走好,落葉歸根—台東米麻岸工作室的返鄉創業實踐

「pa’lu」取諧音「把落」,為阿美族語檳榔鞘之意,也有意將長者的期望「把路走好,落葉歸根」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資深藝評家-沈伯丞【無界限的創作概念與表現】

Read More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焦點對談:【藝術介入談地方創生】

Read More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財團法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陳甫彥【萬物糧倉-地方創生的創新地圖】

Read More

文化:找回原本的我 | 綠谷理事長-大南信也【隱世的穀物之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