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他與他所知道的臺東】設計浪人——臺東的設計希望,風起

 

設計浪人

設計浪人,80後設計師,也是擁有逾11萬粉絲的「設計發浪」臺日設計交流平臺主理人。他在設計潮流上急速馳騁,沿著浪頭開創各領域新身分,從產品設計師/設計藝文平臺經營者/文字媒體工作者/臺日合作橋接者(Coordinator)/策展人/藝廊經紀人/品牌顧問…等,職業持續擴展中。



臺東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地形開闊風勢強勁,少了病蟲害用藥率也降低,才有了享譽全台的池上米。攝影愛好者熱愛取景的天堂路、廣告的熱播帶來伯朗大道、金城武樹的觀光熱潮、在鹿野舉辦的「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擠入世界12大熱氣球節、世界衝浪聯盟將金樽選定為「世界衝浪長板總冠軍賽」賽事場地等,都是臺東的熱門觀光資源。臺東縣府更仿效日本的地方藝術祭模式,啟動臺東最大型的藝術計畫「南方以南」,邀來包含原住民的國內外20組藝術家,在腹地52公里長的南迴四地「太麻里、金峰、達仁、大武」以在地元素創作作品。這個面積是全台第三大、人口卻僅有數十萬的地方,在各式活動推波助瀾下卻能帶來一年七百多萬的觀光人潮。
 


兩場風災帶來形塑臺東品牌的契機

不過臺東這些年來在藝術與設計的急速發展卻更吸引我的注意。看了許多資料,意外發現點燃這股創作能量的火種,竟是由兩場風災吹起兩個平台所引發的契機。

 

2009年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豐沛雨量幾乎沖毀了大半個臺東,各界善心資源也湧進災區,更帶來同年成立的民間平台「台灣好基金會」的加入。台灣好基金會除了發掘臺灣各地美好物產之外,更在池上舉辦「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10年來都在稻田裡舉辦表演活動,來自臺東卑南族的張惠妹、阿美族的 A-Lin 等歌手都曾在原野間高歌,雲門舞集、優人神鼓也曾在那一片黃澄澄的稻田裡起舞擊鼓,讓觀者動容於天地之間。雲門在田間起舞「稻禾」的姿態更登上了紐約時報,大大增加了臺東的國際能見度。


後來台灣好成立的池上藝術村更將藝術資源帶入臺東,蔣勳不僅擔任顧問也駐村創作,打響計畫招牌後開始有藝術家進駐。經過數年醞釀,加上既是池上冠軍米背後推手、也是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的出資出力,將自家倉庫提供出來當作基地,「池上穀倉藝術館」於2017年成立啟用,開幕時更有阿美族獻上祈福儀式,成為在池上駐村的藝術家作品展覽空間,也成為帶動當地藝文發展的重要平台。

 

臺東成為名符其實的設計之都

第二個颱風吹來的平台,是全臺灣第一個縣市等級官方設計組織——「臺東設計中心」。2016年尼伯特颱風重創臺東,強風將市街招牌全都刮落地面,看在居民眼裡痛心,在時任台東縣長的黃健庭眼裡反而看見照射進裂縫裡的陽光。他常覺得,臺灣普遍有一個問題,就是「自然」部份很美,但是「人為」的部份很醜,要能從設計面向切入改變城市容貌,需要有建築背景的人加入市政,於是2011年邀請建築師背景的臺東子弟張基義擔任副縣長,此後張基義更自願成為市府的美學CEO,重新打造縣府人員的美學基礎。在黃健庭的放手支持下,所有縣府出去的宣傳物都要經過張基義的審核之外,更將所有縣府人員、承辦廠商等都找來討論學習設計,雖然難度很高,但也逐漸增進了相關人員的美學標準。幾個代表性的案子,像是建國百年國際地標、臺東縣立游泳池與圖書館共構案等,都是公務體系齊力動員的顯著成果。


雖然颱風摧毀了市街,但黃健庭趁勢將籌畫多年的臺東設計中心推上檯面,以「用設計為台東加分」的信念,像是政府部門的設計顧問一般,將設計導入城市重建的規劃核心。2018年正式啟用後,在總策劃執行 Planb 的規劃下,先是找來新銳設計師 Peter Chang 為臺東設計中心的人員設計名片,將臺東自然的山稜海線化為設計中的幾何線條,重新以多樣色彩組合成屬於臺東的具體幾何型態,熱氣球嘉年華、衝浪好手、拼板舟等活潑地躍然紙上,這款名片設計曝光後廣受好評,後來更開放授權給臺東縣府所轄各級機關公務員使用,眾人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台東意象當作名片圖案,也藉交換名片時行銷台東,是設計進入市政一個很直接的案例。



提案所成為市政施行的創意寶庫

Planb 更將臺東設計中心的任務,具體劃分出三大類提案所——自然地景、治理思維、城市生活,藉由串連外地設計師加入,結合他們的視野與觀點,在「RAW TRIP」的旅程中經驗後,編輯出如何形塑出一個更好的臺東議題揭露,並討論真實落入市政當中執行的可能性。創全國設計進入市政部門先例的臺東設計中心,更在今年奪得日本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 的殊榮,令關心設計的臺灣人都覺得開心!雖然現在黃健庭前縣長已屆滿卸下職責,由饒慶鈴縣長接棒,設計進入市政的模式不因首長交棒而有變化,更可以感受臺東設計中心正蓄勢待發,將持續以設計為臺東帶來更多改變!



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無法在短時間內盡復舊觀,但風災讓臺東人對城市發展的未來想像乘風遠颺,所謂大破後才能大立,也是如此意思。「臺東品牌」的形塑靠的不是龐大的經費挹注,而是官方民間的整合努力,用藝術的美結合設計的思維,加上臺東住民對家鄉有著熱情的想望,每個人都投身其中付出,才能一起創造出如此有別於臺灣其他城市的獨特姿態。如果你下次有機會來到臺東,或許也能好好用身心感受,那馳騁在臺東自然山野間太平洋的風,所吹起的設計藝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