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我們在藝術品裡群聚工作,休息坐躺—臺東山與海邊的公(工)藝建物

 

公共藝術,可以不單單是藝術品。響應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大地藝術祭」而逐漸興起的台灣地景藝術與大型公共藝術的創作,以東部的縱谷與海岸作為無垠的畫布,創造出六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二屆的「縱谷大地藝術季」和無數公路旁、山間與海濱的藝術作品。在風雨和濕氣的浸蝕下,有些作品像岩石上黏著的沙塵那樣逐漸風化消逝,有些為避免颱風襲擊而撤下;而另一些作品則在展區和聚落中紮根,成為社區遮風避雨的建物或旅人停留小憩的良伴,與接觸到的人們連結、產生出更深一層的聯繫。

 

從「社區」與「床席」出發,這裡便要呈現幾件既存在於公共場所(自然環境),又為人們創造出個別空間的作品。

 


 

建構部落的另一條路:藝術創作作為社區工程

 


 
從台九線轉進太麻里大王村,自鐵路涵洞下的小路往金針山徑,騎上曲折如針線來回編織的佳崙產業道路;在髮夾彎右轉,便會見到斜坡上這間家屋,木頭為樑柱,竹編成矮窗與大片屋頂,像熊鷹羽翼張開,溫柔包覆住人們擺放塑膠折疊椅,吃飯、相聚的空間。這裡便是陳幸雄、劉晉安、陳文意等人建起的〈家屋食間〉。

 

這項結合編織、建物與大型雕塑的工藝建物,發想自太麻里排灣族獨特型態的家屋。創作者們這樣描述這件作品:「竹編門面暗示家屋型態,結合藝術家大型雕塑創作思維,拉出內部空間。流線、延續的造型,相映海岸線條;中間的簍空,是為了置身在這件雕塑建築底下的身體感。彷彿仰躺於海面之下,望向陽光形成的波濤斑斕。」

 


 
如同許多南島民族的住屋,家屋是不用四面牆封死的——在這例子中,山脈便是家庭隱隱的屏障與背景。屋前是木板與竹鋪出平面形成的高腳陽台,底下和斜坡夾角間形成的「地面閣樓」,擺放器具與雜物。家是餐廳也是聚會露台,更像山林:從材料到形式,彷彿要嵌進山坡裡,成為山的一部份。


工藝透過建築和雕塑,擴充家戶,融接社區。能不能有天,在這片山坡附近重新「蓋出一個部落」?現實中的家屋正承受著自然界與現代生活的考驗。從友人處傳來的近況,如同許多長期放置戶外的大型工藝品,家屋結構在日曬雨浸之下,也有待維修與補強;周邊蔓生的草木也逐漸在將這屋子「收回」自然環境,彷彿探問著:有沒有更多的人持續耕耘、修整這個家園?當藝術品變成家,成為不斷變遷和留存的飲食起居之處,就有待更多的創作者與居民入住,一起期待、閒談,棲居其中。

 

另一件從部落長出的作品〈cacavalj部落驛站-每一次都是從除草開始〉(下稱〈cacavajl〉),座落在台東金峰鄉正興村,鐵路陸橋下的畸零地。當地排灣族介達部落的青年們成立了工作站,要建置部落客廳(cacavalj)與涼台(taqetaq)。在「南方以南」網站上的照片裡,這片不規則空地上的草屋旁,長出了有兩層樓的鋼骨高台,一旁懸掛紅、藍、黃色彩鮮亮的布幔;純白的地基底座上有同伴們的簽名、圖畫,上面是幾幅空白的畫框。
 


創作者Yavaus Giling(高蘇貞瑋)在關於這作品的簡介中,提到工作站的成長脈絡:
2015年底青年們為了搭建涼台屋頂需要的材料,一起上山,工作站又有了青年勞動的身影,四年來工作站的「有機成長」伴隨著青年的認同與行動而變動著······而每一次的行動都是從除草開始。

 

青年們的結論是:對空間構築的想像,是從認真拔除雜草開始。〈cacavajl〉看似質感現代、還有許多空白與開放之處;實則已經有幾年來與傳統、世代間對話的種種積累。在隨後銜接的「台東山海部落新美學」計畫網站裡,進一步提到部落成員高國曦與長輩溝通的歷程:


村莊裡缺乏一個共同的青年聚會空間······高國曦發現部落年祭時,部落青年都只能在頭目家前空地集合。她與sinapayan的青年們,希望為部落更多的年輕人打造一個聚會的空間;一個可以象徵排灣部落青年會所(cakal)意義的重要空間。因為:「我們想要空間聚在一起」⋯⋯部落的長輩起先並不支持······男子會所應位於部落內部,若在部落外緣反而像是部落的休息站。他們於是開始重新思考這個會所的定位。作為一個部落「現代的會所」,在部落的外圍反而可以試著創造一種「部落客廳」的氛圍,將是部落青年男女聚會的場地······這樣的空間,是部落的重要入口;把部落當作一個家的空間來說,這個工作站就是「玄關」,甚至是「接待、吿知祖靈」、「去除不潔的重要通道口」······


〈cacavajl〉因此既是地景藝術計劃的成品,又是部落族人聚會空間的施工地基;藝術(工程)凝聚了年輕人們。名為「部落客廳」,更是在名稱和含義上,將部落重新展現為「一家人」。從2018年「南方以南」時展出的鋼骨結構,到當年完成的竹製外牆、涼台涼棚,這個公(工)藝和社區基地融為一體,成為對外導覽、對內部落男女聚會時的新場所。地景藝術牽起地方連結與改變的可能性,寬廣如是。

 


 


 

一個有遮蔭的可以躺下的地方:海邊的涼亭與竹床
 

 

如果來自城市與現代的人們像海明威小說裡那樣,在尋找「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需要光線和某些程度的秩序;那麼身處在東海岸、被無數純粹的自然景物和熾烈日光、強勁季風所圍繞的人們,在公路旁所需的可能反而是「一個有遮蔭的,可以躺下的地方」,讓光和風從自己的身邊繞過,稍作休息。

 

從2016年返回花蓮、因緣際會接觸各種海洋活動後,我不時要騎車南下台東。台11線海濱公路上,我總在尋找這樣的地方:有時是海洋公園附近的公廁涼亭,有時是遊憩區旁的大理石椅;可惜在一百多公里的路上,這種可以遮陽小憩、不會被收低消或佔用到聚落(候車)空間的公共設施,實在不多見。因此當我前幾年在加路蘭遊憩區,看到那片寬敞的竹製頂蓋,和吊床鞦韆時,幾乎是一下子就跳了上去;躺在吊床裡感受從竹縫間篩下來的點點微光時,產生了「真想在這裡多待一陣再趕路」的念頭。後來查到,這個作品是藝術家安聖惠的〈風搖蘭〉。

 

再過兩年,某次經過時卻沒有再看到那吊床與鞦韆了。我甚至不確定是哪場風雨拆散它的。大地藝術節網站上,目前對這作品加上了「天災損毀」的備註。這作品與如此多(包括我自己)的旅客產生了短暫卻深刻的連結,但也承受著自然環境加諸其上的種種力量。沈柏逸在〈內在體驗的南方〉一文裡這樣敘述放在海邊的作品〈陽台〉:

 

······不是堅固的紀念碑,其更接近「脆弱」的安置於海邊——比方說媒材是逐漸變白的美國檜木,另外作品也可能任海水沖洗漂流等,都呈現某種不穩定的狀態······這現地裝置更多是圍繞周遭的環境,以及自然有機變化的過程。

 

〈風搖蘭〉也是這樣一個吸納、演繹了自然界變化的有機體吧。

 

 
幸運的是,像是在彌補這作品的損毀似地,我陸續在台11線公路旁遇到概念相通的作品:先是前年在玉長公路旁的觀景台,有了一個魚身形狀的竹床,面海敞開的頂蓋,讓人就算輕鬆地睡在裡頭也無需在意路過人車的目光;加路蘭遊憩區今年則擺出了一大一小、形體取自綠蠵龜洄游概念卻總讓我想到細頸天鵝或水鳥啄食,線條無比優美的竹棚——都是一半敞開,歡迎人入內休息卻又有部分遮蓋的作品。查看了標示牌,果然也都是安聖惠的作品。前者是〈放在那邊的海〉,後者則是去年先在屏東燈會展出、又回到台東的〈千年守護〉。
 

 

細讀安聖惠的經歷和創作過程,或許有助於猜想,她為何專注於以漂流木和竹子,打造出這些讓人在海邊安適休息的空間。在許瀞月〈走到哪裡算到哪裡的流浪者之歌〉一文中,提到她的魯凱族名是峨冷‧魯魯安(Eleng Luluan),是屏東舊好茶部落的公主,習得的編織技藝日後用於多項媒材,卻也抗拒著自己的出身和圖騰;90年代參與原住民運動,又返鄉開「秘密花園」咖啡館,成為原運成員聚會所;新世紀之初,在金樽「意識部落」聯展中開啟與漂流木對話、用其創作的歷程;2009年八八風災侵襲,親見部落種種災情後,曾經一段時間不敢再碰漂流木,久久才回復。

 

近年的作品〈光與黑暗〉,則是2017年她北上支援巴奈等人在凱道的行動,見到部落人們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場地暴露在外而製作的。許文也記下她自述當時創作的心境:

 

看到巴奈他們在228紀念公園,也是暴露在外,看了覺得很痛。(那時剛好有人捐一批二手的地板巧拼)巧拼坐下來是軟軟的感覺,家裏才能出現的,原來我內心深處渴望舒適的感覺。巴奈他們本來也可以在家裡,不用暴露在外。我用巧拼做的像石板屋作品〈光與黑暗〉,像是庇護、像救贖。當我理解這個,我呼吸就順暢一點,找到力量繼續前進。除了面對,還有什麼?沒有逃避的機會。


舒適的、軟軟的,像在庇護的空間。比如台11線公路上,長途跋涉的旅人們,一個有頂蓋可以稍稍遮蔭自己、讓身體好好休息的地方。承接著自己的不是塑膠或人造物,而是來自自然的竹子、木柱與鐵石結構。一個由自然物建成,同時持續被自然力所挑戰、損毀,卻仍庇護著底下人們的地方。我在旅途中坐臥歇息的竹床與棚頂,像人的身體或流水般優雅畫弧,蘊含著出身部落、屢受苦難,而終究選擇面對與接納的深邃內涵。
 

 

這是用竹與木築成的公共藝術品,也是打造給需要休息的人們的半開放空間;而再深一層,這些作品最終是生命力與意志,還有,或許更為難得的,一份願意讓人舒適坐臥、提供庇護的心意。這份心意是有機體,像〈放在那邊的海〉,終究不可避免地開始有些竹片缺損、縫隙增大。終有(希望很久很久以後)一天,網站上也會將它標註「損毀」吧。但相信還會再有資源、有創作者,嘗試透過地景\公共藝術,打造這樣可庇護與休憩的空間。

 

歸根結底,每個在海邊披星戴月、日曬雨淋的人,都需要這樣有遮蔭的、可以好好躺一陣子的地方。

 

文\譚洋


 
參考資料:
1.「南方以南」地景藝術作品介紹 https://thehiddensouth.tw/Art-works
2.「台東山海部落新美學」 http://tta.taitung.gov.tw/tribe_dt.php?tribeid=8
3.沈柏逸〈內在體驗的南方──《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報導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hidden-south
4.〈走到哪裡算到哪裡的流浪者之歌──安聖惠 Eleng Luluan〉,許瀞月,《藝術認證》雜誌83期 https://reurl.cc/VX13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