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染一片天空與海色,織繪池上的手作姐妹們 — 享想恭坊

 

 

 

 

稻田一路綿延到視線盡頭,恍如山脈,簇擁著池上開闊綿長的大道。在縱谷的懷抱裡,藍天綻放,小米結穗,花卉明豔昂首——而有一群專情於手藝的女子們,將它們浸染、鉤織、工筆細繪,融入種種日常的器物;用巧手呈現出,在台東經歷的日子。晴天裡我來到她們在池上大路旁新工坊:門口藍染旗幟飄逸,落地窗築成明亮溫暖的家屋,一側有精心製作的作品陳列環繞;另一側幾副座椅與長桌擺設出舒適的咖啡廳氛圍和教室空間。車潮兀自經過,日光和行人忍不住在此逗留。

 

 

抵達時,三位手作藝師正不疾不徐地整理著一批新近的作品。身著藍裙、瘦削堅定的面容帶著溫柔神情,來往張羅咖啡和訪問細節的,是她們口中的「二姐」徐季筠。大家坐定,她遞上咖啡時,露出還微微染著蔚藍染料的手。這位如此著迷於藍染的藝師,和她的姐妹們在日色與咖啡香中,分享著工坊緣起和她們相遇的故事。

 


 

從老師到老師——徐季筠的藍染夢

 

 

久居池上、長年在國小任教的徐季筠,某次在學校手藝課程裡,認識了教她藍染的文玲老師,因為那接近天空與海洋的顏色,從此喜歡上這門手藝。「每天每天都在染!都不會感覺累。」她笑說。但從一個藍染愛好者,到成為以此為志業、走遊台灣各地教課的藝師,起源是一個未竟的願望。

 

「本來跟老師約好了,要一起去各地擺攤、上課,一直一直玩藍染。不過她後來因病先離開了。」她用有點哽住的聲音慢慢講著。桌上有片刻憂傷的靜默。「所以,深入鑽研藍染這三年多,真的也到不同地方去授課,有點像是在完成,跟她約好的事。」

 

三年來,她染池上的山景、海洋、花葉與人物,也經營起「沐藍池上」品牌。每一件完成的藍染作品,都像在跟日子、跟生命中重要的人說話。除了在地方脈絡實體推廣之外,她也嘗試透過社群網路,分享課程和作品資訊,聯繫起不同地方的藝師。

 

   

 

認真實踐的人們不孤單,她一步步耕耘的結果,在課程中結識了志趣相投的兩位姐妹,一起擺攤、上課,分享彼此投入的技藝。去年,這間大道與稻田間的房屋,呼喚了她們。「也很巧,房東也是想推廣一些文創志業的人,願意將這裡租給我們。用了幾個月規劃、整理內部,再以一整個月慢慢將我們的作品搬遷進來。」

 

去年也是徐季筠退休的時節;她人生的新階段,從這間「享想恭坊」開始。從學校教師崗位退下來,從手藝的教師再出發,她的藍染夢持續深深浸泡、發亮,建立工坊的路上,總有兩位姐妹陪伴著她。

 


 

翻山越嶺的繪師,和部落「織女」——汪旻錡與德勒莎

 

身著套裝、神態莊重寬和的汪旻錡家住台中,年輕時的繪畫活動一度因走入家庭而擱置;到三十多歲重拾畫筆,一晃二十年過去。一年多前她接觸到徐季筠的藍染課程,一次學生,一世姐妹,往後不想開長途車的她,不時搭火車繞過中央山脈,來台東池上與她們相聚。「她真的是『翻山越嶺來見妳』!」姐妹們笑說。

 

多年習藝使她擅於在木器、瓷器和各種材質事物上工筆細繪;從花卉、景物到圖紋,都栩栩如生。最習慣的則是平整、易於處理與作畫的木器。當我們請三位女藝師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樣作品,她選了一樣木質餐盤,繪著精緻的、彷彿當下在綻放的花葉。彷彿呼應著這項作品似的,兩位姐妹齊聲讚嘆她的廚藝:「只要有姊姊來,那幾天我們就有口福了!····她做的什麼菜都好吃。」她們認真地考慮著,是否在享想恭坊邀她開設廚藝課。

 

 

三人中最年輕的德勒莎,是來自東河部落的阿美族人。身著休閒套裝,言談間流露幾分幹練與率性,一同受訪時總是讓兩位姊姊先說話,她鍾情的則是鉤織與小飾品。「有點像耳濡目染吧,小時候看著長輩們上山取材,做藤編、竹簍;看多了,感覺日後接觸編織這項技藝時,比較容易理解、上手。」

 

投入鉤織已五六年的她,除了可愛的人物與卡通圖樣,另有一系列關於部落植物的獨特作品,比如豆莢或小米。她的自選作品就是鉤織小米的鑰匙圈,一個圈上有三四串小米,從咖啡到深淺黃色幾層色澤。「小米在部落裡有『豐收』的象徵;不同色澤代表它從初熟到熟成的各個階段。一個鑰匙圈裡,可以看到小米生命的季節週期。」她帶著對節令與作物的尊敬,這樣敘述著。

 

 

三位姐妹的不同技藝,撐起了享想恭坊豐富多彩的面貌:從布到木到線,不同背景與社群的生命與美感,流淌其中。她們聊到:繪畫如點,編織如線,染布成面,姐妹們像「點・線・面」共構的組合。在一起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其中最開心的,她們共推前年的月光海音樂會:她們組成了聯名的攤位,將期間收益捐給關注癌症病患的基金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又能有助公益,跳脫盈虧得失的和姐妹們一起玩,這是最快樂的了。」她們一齊這樣說——而且記得那晚灑在海邊與山脈上的月光特別皎潔、寧靜,是她們一生難忘的,明亮的夜。

 


 

誰叫妳就是愛——手藝女力的家內外課題

 

以手藝為業後,三人各自選擇不同的途徑向外推廣:徐季筠透過網路與地方資源介紹課程與作品,著力於接觸不同面向的學生;汪旻錡則在社區大學、親友莊園開設小規模課程,靜靜耕耘人情;德勒莎則定期在鐵花步道市集擺攤,在人潮中結識志趣相投的朋友、把握原則和殺價奧客周旋。當姐妹們一起習藝、授課,總是給彼此多了份支持。

 

而除了興趣版圖的外拓、不斷進修,在生活內部,她們都提到的課題是:如何與家庭生活取得平衡。汪旻錡是等小孩逐漸長大後,才重拾繪畫學習;徐季筠則說自己幸運地有伴侶相陪,「先生都願意支持我做這些事」;其中小孩還年幼、跟另一半溝通中的德勒莎就顯得較辛苦。「因為處理線材要用水煮,結果先生看到就說:『今天吃麵線喔?』我想說正忙著,他能不能偶爾幫忙去買個便當;但他就是要吃我煮的飯。」她又好氣又好笑的幽默敘述裡,隱含著幾分在生活上走平衡木的苦惱。

 

「以手作為業後,才知道這行業有多辛苦。有時候一些市集攤位還得自己帶桌子、燈具等設備去,女生自己一個人真的比較困難,還好我先生有幫忙載······有次我說很累,他吐槽說:『誰叫你就是愛』。對啦,誰叫我們就是愛!」她有點賭氣的話裡,滿是對手藝的鍾情與堅定。常常一染布就一整天,畫到沒日沒夜的兩位姐妹,有著同樣的神情。

 


 

立足池上的工坊教室

 

新生的「享想恭坊」,經過她們精心佈置,已有了便於導覽、陳列的作品展場,徐季筠帶我們走一圈,一一介紹著印有分拆「晴耕雨讀」單字的藍染布巾、阿勃勒造型的手織飾品和多款細繪的餐具。未來除了逐漸增加與整理作品,這群手作姐妹們也期待另一側的工作室空間,可以成為有多樣、定期課程的教室,推廣台東地方的文創與手作。

 

 

徐季筠這樣描述她們的夢想:池上這個地方,如果能有一個工坊,辦各種手藝課程,邀請不同地方的藝師來,互相交流,變成一個開放、共享的教室,是件多好的事。她選的自選作品,是藍染紙傘。有點像將一小片藍天頂在頭上,為自己和身邊的人擋風遮雨,一起慢慢看周圍美好的日子。她和姐妹們在台東撐起的,是這樣一個由她們雙手,精心浸染、織繪的夢。

 

 

文\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