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山|以山為家,PASNANAVAN找回人與自然相處的默契


// isa su lumah?(你的家在哪裡?) //

  對於多數人而言,「家在哪?」是個可以即刻簡答的問題。但如果遇到了臺東縣延平鄉的老布農族人,若開口問了「isa su lumah?」接下來就得準備坐下來配一壺茶,或者一杯又一杯的小米酒可能更對味,然後靜靜地聽老人家從遙遠的從前從前說起⋯⋯。迫遷至現今的居地,不過七十餘個年頭,內本鹿的生活仍存在許多老布農族人的兒時記憶裡,所以「家」的故事得從腦海中片段卻深刻的幼時生活開始,多半是並懷真實與期盼填充的美麗記憶,然後轉為對族群根源的深厚感念回頭講述先祖的翻山越嶺歷程,再帶著對於山林原野滿溢的思念,激昂又心塞的嘆想回家的艱難。除了移居經歷的諸多無奈,對於「老家」的思念,也許也來自布農族文化中會將剛出生的嬰兒臍帶埋在家屋底下,象徵新生兒與家族、家屋與祖靈連結的深深牽引。 


// 內本鹿pasnanavan,一座布農族的森林小學 // 
  走進臺東延平鄉山林裡,這裡有一座綠蔭為幕、苔蘚為席的pasnanavan,在布農族語裡「pasnanavan」包含有學習及學習之地的意思,來到內本鹿pasnanavan,「山」就是一所學校,在這裡要學習的是如何成為「人(bunun)」的課程,更精確地來說,是成為「在山上生活的人」的學習,系列課程以部落牆垣為教室,地方Tama(父執輩)當老師,教程內容融合生態文化多樣性的面山態度,進而保護台灣山林的生態與人文。

  布農族在臺灣原住民族中屬遷徙路線最遠、版圖最大的族群,主要居住於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花蓮縣卓溪鄉、萬榮鄉,臺東縣延平鄉、海端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等地,傳統的遷徙源自傳統生活中,布農族以燒墾的方式耕作,形成游耕、散居的生活文化特性,以及家族人口擴張後的分家社會形態。對於以大家族(常有三個世代以上的親屬三、四十人以上共同居住同一所大家屋內)共同緊密生活為「家」的布農族人,每一塊新地的移居,都指向一段「家(Lumah)」過去的故事。而內本鹿(Laipunuk)便是一部分郡社群布農族人翻越玉山,再沿中央山脈南下最終落腳生根的最大據點。從地理位置劃分,內本鹿概指中央山脈卑南主山以南、雙鬼湖以北,南北所夾且披掛在中央山脈兩側的廣大區域;行政範圍主要為現今臺東縣延平鄉。直至1930-1940年間,在日本殖民政府藉「管理」之名以武力迫遷到現今延平鄉各村,布農族人已在內本鹿(Laipunuk)生活了超過一甲子。 


// 返山為家的bunun //
  行動才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可能,內本鹿的回家計畫以2002年起計作為「內本鹿元年」,當年十幾位耆老搭乘直升機,重返走路需費數天、路程崎嶇難至的內本鹿舊部落,探勘隊在 Taki-vahlas 家屋前立白(布農族傳統文化找到可耕作的領域會立白,意指和月亮所立下的誓約,相約在收割時在此重逢,類似宣示領土之意,其他部族見到標示便會移地尋找其他棲地避免衝突。)、開墾並播灑小米,也不忘帶一把泥土下山給無法上山的老人家,一聞鄉土的味道。

「我們以前就是在那裡生活。看到泥土很感傷,沒想到在活著的時候還可以看到,謝謝你們。孩子們帶著老家的泥土給我們看。謝謝你們,謝謝你們。」——nas hudas langus

​​​​​​​ ​​​​​​​ 當時的計畫由布農文教基金會主導,先進行傳統領域踏查,歷經二年的「內本鹿地區布農族部落遺址暨內本鹿越嶺古道之調查研究」工作,繪製出部落地圖,大致重現內本鹿舊部落的概況,再運用科技定位比對現今地圖位置與耆老口述,總算在實地探查中找到昔日生活的痕跡,也是後來多年回家行動中原地重建的 Takivahlas 家屋位址。
​​​​​​​ ​​​​​​​ 催生 Takivahlas 家屋重建的關鍵人物是霍松安家族的Nabu,以及他已故的表哥 nas tama biung,Nabu 和 nas tama biung 的 tama(爸爸)與 cina(媽媽)都在 Taki-vahlas 社出生,因此重建祖輩生活過的場域,成為「回家」的指標。年復一年的返家之路,已成為了臺灣原住民族中最長久的重返祖居地運動。 

「wukan mas maidudu tu dan, kaupa mas maza na kandapanan su.」

「沒有好走的路,端看你選擇走在哪裡。」——Nabu Husungan Istanda. 伊斯坦達霍松安那布

​​​​​​​ ​​​​​​​ Kulumah,是布農族語「回家」的意思,不是僅要回到 70 年以前的 Maiasang(老家),更是要找回祖先、父執輩與大地相依的精神,重新學習作為一個 Bunun,作為一個真正的人!根源於此,內本鹿山區變成了一所學校,近年也透過「與部落同行」的方式,邀請更多人跟著布農朋友的眼睛去看、向山學習、向人學習,跟著他們一起踏上「回家」的路,找回過去的老智慧,找回人在山裡的位置,再現原初價值。


// 以山為家,從山活中實踐 //
​​​​​​​ ​​​​​​​ 除了返回內本鹿的布農族霍松安家族,臺東還有許許多多以山為家的人們,2019年3月,臺 東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的Jakisufun家族沿著大竹篙溪,攀爬峭壁、冒險渡河,徒步前往 「吉姆勒姆」,除了緬懷先祖也紀錄舊遺址路線。若要追溯更早之前,Jakisufun家族是自 屏東舊古樓東遷到位在屏東跟臺東交界處的「吉姆勒姆」開墾、生活,大約⺠國二十年期間, 家族成員才陸續遷到現在的土坂村。而同為排灣族的太麻里鄉多良部落人,則大多都是從上 多良遷移而來,2018年4月臺東太麻里鄉多良部落在部落耆老的帶領下開啓「回到原點」行 動,近百位大小族人整裝出發,重返祖輩生活的上多良舊部落。「回家」,並不是要重返過 去,而是走在時光的痕跡上、聽著古老的故事、唱著林班歌謠,學習以山為家的祖輩的生 活,是如何享受著與土地的連結,找回人與自然相處的默契。


// 內本鹿小學(內本鹿 pasnanavan)大事記 //


// 內本鹿小學工藝手作體驗 //

網袋 /
​​​​​​​​​​​​​​ ​​​​​​​ 網袋是臺灣各原住⺠族普用配件,然各個族群的工法與款式皆有所不同。在布農族,davaz 是屬於男用的後揹式網袋,sivazun則是女用的斜揹式網袋。一般男性上山狩獵都會使用 davaz,承重可達八、九十公斤。


藤籃、頭帶 /
​​​​​​​​​​​​​​ ​​​​​​​ 藤皮在過去不僅可以編籃、編頭帶,就連蓋家屋時梁柱的固定都會用藤來綁,取代現代的鐵 釘螺絲,可以想見其強韌。



刀鞘 /
​​​​​​​​​​​​​​ ​​​​​​​ 對於傳統布農族的男人來說,刀如同生命一般,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工具,更是捍衛生命的武器。耆老常說,在過去只需要帶一把刀跟鹽巴 就能夠上山,可見刀是多麼重要的存在。


鞣革 /
​​​​​​​​​​​​​​ ​​​​​​​ 鞣皮的技術在桃源村的布農族已經失傳很久了,因衣服布料便利取得之後,鞣皮也就慢慢的 沒有必要;鞣皮的技術仍被口述傳下來,但實際上已經沒人在做。內本鹿小學布農族人依照 以前老人家說的方法,慢慢摸索,找回這項技藝。



專欄採編特別感謝內本鹿 pasnanavan:Langus(劉曼儀)與霍松安家族 Dahu Takishusungan(胡榮茂)的協助。
照片提供:內本鹿pasnanavan,楊理博,林祐竹楊子頤,楊詠程
版權: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ND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