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石|以石為家的人,一棟排灣土地上的魯凱石板屋

臺東金峰鄉嘉蘭村位處於臺東縣西南方,南鄰達仁鄉,東接太麻里鄉,北為卑南鄉,西邊則是屏東縣露台鄉、瑪家鄉、泰武鄉和來義鄉,金峰鄉位於中央山脈南段,境內大多為山地,其中北大武山海拔3096公尺是境內最高點。因此,17世紀中葉,當屏東來義、春日、霧台和泰武地區的排灣族原住民開始移居時,金峰鄉成為了排灣族群移居的重要區域,在歴史上稱為「東排灣群」。隨著東排灣群遷徙的路徑,從大武山起一路向東,沿著太麻里溪流域,皆標示了密密麻麻的舊部落名稱,像包盛、比魯、菘武落⋯⋯記載著他們遷移的足跡。若稱北大武山是南台灣的屋脊,那東邊整片斜屋頂,都是金峰鄉的範圍,更是一處被山環抱的排灣族聚落。(*依據金峰鄉公所統計,鄉內居民族群組成約為排灣族85%、魯凱族10%、其他5%)


 


  魯凱族世居阿里山、玉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山地,高屏溪上游的濁口溪、隘寮溪,以及中央山脈東側的大南溪流域。據說是炎帝遺裔,洪荒時期南移,再渡海從牡丹、恆春、枋寮登岸,現分佈於屏東縣霧台鄉、高雄縣茂林鄉及台東縣卑南鄉大南村等三地區,目前人口約九千多人。由於族群遷移,魯凱族主要分為下三社群、東魯凱群、西魯凱群,因受環境影響,彼此間語言儀俗有相當大的差異。金峰鄉嘉蘭村的魯凱族屬「西魯凱群」,約略在民國五十年代,自屏東縣霧台鄉遷居至此。

  陳參祥一家人便是在此時期,從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遷移至嘉蘭村安居,父陳六九、母陳金蓮都是魯凱族人,據說當時看到這片土地所產的農作物,隨便就是老家的兩倍大,於是認為這裡是安居的好地方,也在當地排灣族人的接納下定居於此。


  陳老爸爸因為住不慣新居的茅草屋,於是在異鄉的溪裡山邊尋覓起石板建材,依照傳統工法所建蓋起了熟悉的石板屋,石板屋不僅見證了五零年代魯凱族人西遷的歷史,也象徵著排灣族人的接納,即便並非歷史建築也非部族家屋,仍深具意義。這棟純樸的第一代石板屋在七零年代中,因配合政府的山地人民生活改進政策,被拆除改建成水泥瓦房。民國71年,陳參祥自屏東載運石板至嘉蘭山上,再次與父親、兄弟合力建造村裡唯一的石板屋,手法、構造襲自古老傳統,佇立石板屋前,似猶聽到大夥背負沉重石板的喘息聲。


  現今的陳家石板屋,為民國八十二年時重建的,石板大多源自為前代石板屋的石材舊料,由陳六九敲製,樑柱木雕由他的木雕師朋友雕刻,石板屋設廚房與房間兩室,這是最簡單的結構。爐灶每日升火,以免屋頂木樑遭蟲蛀垮掉,一家人常利用白天到石板屋,老VUVU在房間內抽舊菸斗、編苧麻,和5歲小孫女以母語交談。屋內沒有任何現代物品,光線從窗戶、大門及天窗射入,房間牆邊懸掛苧麻袋及各種飾品,擺放製作食物的陶器。廚房飄散小米的香氣,堆滿的小米是老VUVU的傑作,另有搗小米的樁臼、作為乾糧的皺扁乾芋。也在屋外種植各種植物,保有相當傳統的魯凱族生活樣態。因屋主陳叁祥老師的太太為排灣族貴族出身,因此石板屋可窺見一些魯凱、排灣文化上的融合,更成為歲時祭儀、青年會受訓等許多活動舉辦的場域,文化價值深厚。

  石板屋歷經5年才完工,陳六九也在完工後逝世。陳參祥說:「沒有我的父母,就沒有這棟石板屋」。因而特地在石板屋旁建一間鐵皮屋,展示石板屋的建造過程與祖史。任教於介達國小的陳參祥也常帶小朋友到石板屋玩,在潛移默化中延續傳統的石板文化,以代代相傳的石板屋,歌詠魯凱的傳統之美。


  嘉蘭村的排灣族聚落,是由七個遷居的部落組成的,也因遷徙石板材取得不易,而漸漸的少用石板建屋,時間久了甚至有人認為東排灣族沒有石板屋的傳統。雖然排、魯族群的傳統石板屋工法不盡相同,陳家石板屋的建立不僅是單一家族的世代傳承,也帶動排灣聚落的文化意識抬頭,成為以石為家的魯凱、排灣間,跨族群精神屹立的象徵。


*因應文化資產保存,陳家石板屋(現更名百合石板屋),謝絕遊客參訪,請勿恣意進入,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