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社造


如果說文化是生活,那社造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1light在北町

順天宮在社區營造多年來,集結來自臺東本地、外縣市同好、網路上的數位人共同努力,順應時代潮流,勇於改變營運模式,推動新宮廟文化及資源融入社造工作。以跨界、跨域、跨齡等互惠共好的整合學習模式,連結共創的契機,實現跨界合作創新夢想。為新世代宮廟文化傳承,找到世代間共同的平衡點。

 

2. 卑南族經典生活用語採集。長老的叮嚀

卑南族目前區分四個語別:南王、西群、建和、知本。在不同的語別裡,發現許多字彙是相同的意思,卻有不同的發音及拼音方式,非常值得整理記錄下來。卑南族的傳統智慧存在耆老的生活中,我們透過訪談採集,陪伴mumu們回憶兒時,記憶歷久彌新。逗趣的金句圖冊,讓讀者在笑聲中認識卑南族的語言和生活態度,也藉由生活中簡單易懂的族語單字,讓學習族群文化更有趣。

 

3. 我的傳家寶 二部曲:都蘭七景

一個以傳統、歷史、文化、教育、產業為方向設計,以代間交流和社群連結為目標的都蘭社造計畫。我們家訪蒐集都蘭七景老照片與故事,並轉換成的著色明信片與手扇,讓部落長輩和小朋友一起彩繪。跨世代的距離,藉由繽紛色彩緊密連結在一起,也讓孩童對家鄉有更多的討論與理解。同時也著重品格教育,在社區各族群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寬容、宣導多元社群中公德與公益的重要,提升公民素養。

 

4.我們一直都在

社造計畫邁入第三年,延續去年「文創契機」八格浪文創廊的成果,藉由辧理傳統編織、皮雕課程及市集等活動,提供社區居民一個學習的平台,以及欣賞文創工藝品的場域,同時推廣在地「八個」多元文創產業。

 

5. 稍息後~壯遊龍田國!-龍田村的大頭ㄟ實境解謎遊戲

把龍田在地的歷史故事、耆老記憶、在地觀光景點、社區店家一起串聯起來,設計一個屬於龍田的實境解謎遊戲。希望透過現在非常夯的遊戲方式,發展農村實境遊戲體驗式旅遊,帶入農村產業、地景、文化,促進產業效應。讓龍田在地的居民、學生,或是來到龍田的遊客,能用有趣、思考、團體合作燒腦的方式,來認識龍田!讓故事走入生活、體驗,讓民眾透過成為主角,回到純樸的農村生活。

 

6. 「大原聲影」地景人文深耕計畫

搜集在地的照片與文字,邀請村民共同參與製作具有深度的「聲影標籤」,當旅人看到社區景點標誌時,掃瞄「聲影標籤」牌,即可走入歷史的當下,彷彿身歷其中,運用雲端科技讓照片說出動人又有溫度的故事。庄腳來七淘活動,因疫情因素無法體驗,但我們將庄腳人的日常農事、在地故事,做為藝術創作摺頁和庄腳小冊子,以文創概念訴說地景人文故事,展現瑞和鄉村特色,期望讓居民和遊客更認識社區,進而踴躍參與爾後活動,有助於社區的交流互動與文化傳承。

 

7. 「奮鬥再生」-萬安社造二十年回顧展暨村民論壇

2021是萬安社造邁入第二十個年頭,在我們繼續向前走前,我們決定先停下腳步回顧歷史,感謝過去社造前輩的團結與堅持,成了現今萬安多元的樣貌。透過為期兩天的論壇及展覽,以講座、對談、經驗分享、腦力激盪、工作坊等各種形式,並現場導覽走訪社造點,除了共同回顧以前的點滴,也與社區居民共同勾勒下一個所期待的萬安。

 

8. 斜坡上的文明-查拉密

邀集部落青年一起來刻故事牆,故事牆裡述說著古老的部落傳說。傳說中部落入口一定會種一棵雀榕,所有入境的外人,都需要在這棵雀榕樹下待七天的故事。藉由年輕人一起完成木刻故事牆,進而了解更多查拉密部落的文化生活點滴,共同完成是一件很重要的部落記憶。

 

9.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尋味大武老街》

從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看到大武老街過去的街景樣貌,好奇的向村裡面的耆老問起老街當時的樣貌,耆老微笑中道出那時的繁榮景象,字句之間形容老街當年的人文街景,想像的畫面如此真實,但是社區青年對於老街以往的記憶是很鬆散的,希望能藉此讓大家到大武老街尋味,體驗時間傳承下來的味道。

 

10. 太麻里的山林美學

公所與金針山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一同合作,憑藉著想將太麻里打造成最美小鎮的理念,誕生出今年游牧主題「太麻里的山林美學」。透過「培育縣內學生美學」與「邀請縣外設計師駐村」的方式,建立一個培養臺東美學的模式跟平臺。今年共有五位設計師進駐太麻里鄉各處,運用美感專業,陪伴著鄉民找到自己的文化價值,再將文化的元素放進社區的環境中,讓居民和設計師們一起共創出在地的作品,相信太麻里鄉離全臺最美小鎮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