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要為台東做一件有意義的設計,那會是什麼?-水越設計 /周育如

這是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問自己的問題,在這五年間與台東的接觸,最想做的,無庸置疑是與「食」相關的議題,研究台東豐富的食,讓台東與台灣甚至全球都能接觸到,並受到啟發,那就是我想為台東做的設計。

 

自小出生後,看到的多是水泥叢林,便利的餐飲業四處三五步一家,速食文化下,忽略了認知與品質。直至到了法國求學,才意識到食物與生活的關係,好好的吃飯,不僅是吃好吃飽,還意味著許多事務,包含人與人、人與食物以及人與環境,也開啟了對台灣食的探索與反思。

 

都市人在吃的環節上,往往只看到成品,不知道產地、如何栽種、食物的季節,像我,就是罐頭小孩,還以為鳳梨是幾個月就可以吃了,殊不知需要1年半時間的細心呵護。

 

一日三餐,10年有上萬頓餐,重視食才知道重視生活品質。去年牙齒很痛,十來天無法咀嚼,只能選用流質食物,才知道日常如果沒有注意保健,美味期限不只是食材本身,有可能再也無法享用美食,所以如何延長健康與美味時間,超級重要。

 

台東有著豐富地貌,因地形交通的限制,讓多元族群發展並保留各自獨特的飲食文化,在台東,我將自己與團隊夥伴稱為「食育調查員」,「育」也是「慾」,渴望未知、渴望與美味食物相遇,拓展到人、地與教育傳承上,透過設計觀察與傳達,引發更多人的飢渴,期待食育的種子在台灣各地發芽,同時,也讓台東人透過不同角度,再次發現台東。


這近兩年來,我們跑遍高山原野、小鎮、縱谷、部落、海岸漁港,每一次的發現,都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我們知道了鳳梨釋迦的花需要天黑授粉,知道了縱谷的米與海線的米不同風味的好吃,知道了大多數台灣人不知道的晚崙西亞香丁,每次開花期,整個泰源山谷滿滿香氣,也知道 siraw 是用豬身上的哪一部位才好吃,有手汗的人,不能參與製作 siraw,這並不是秘密,都是從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為此我們去了長光部落,參與一耕食堂的 siraw 製作,從一頭豬隻各部位,切下適合的醃漬的,其於部位讓所有幫忙的人一起共享,為了推廣美味的 siraw,也傳承世代飲食文化的使命。在台東,工作指的就是認真生活,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因為有了「台東食育提案所」,團隊這一年半在台東田調的日子達86日,開車從台北出發,有時大清早出發,半夜抵達,開窗望著外邊的天空,這個世界多麼開闊與自由,我們在台東的田調,轉換成雲端圖像與資訊,24小時讓世界各地人採集,下次當您們來台東時,會以更深入的角度,帥氣的踏在這片土地上。

 

會不會是因為對這片土地什麼都是新的開始,所以毛細孔全開來吸收?也因如此,當我回看自己家鄉時,開始帶著較寬廣又細膩的心神,不斷的 zoom in, zoom out,與世界交錯綜觀,產生了新視界。

 

就像設計師擁有一雙觀察的眼睛,所遇見的台東人多半擁有敏銳的味蕾,那是在環境日積月累下所造就的能力。

 


 █台東15食。

 


█金崙漁港補漁網。

 


 █長濱鮮魚湯。

 


█成功市場。
 


█九孔醃漬與siraw。

攝影/台東食育提案所 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