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臺東文創沃野專欄】森|凝聚與互助—森川自然工藝聚落

// 森川自然工藝聚落 //

「山是排灣族的家鄉,是共同生活的空間。溪流是排灣族文化的臍帶,滋養了各部落,也成為部落文化互動的走道,也是創作排灣族文化的源流。」(節錄/童春發-臺灣原住民史)

「森川自然工藝聚落」以一條產業道路聯結兩部落的文化動脈,集結一群以木作為主的在地文創工作者,以創作作為傳遞排灣文化精神,與回到與自然共生的聯結,因木而凝聚,學習自然匯聚成林,循環共生的理念,也串聯起二個共生的排灣族部落。

木作的源頭-林木

林木的棲地-森山

森山的循環-雨水

雨水的匯聚-溪川

溪川的延伸-聚落

聚落的永續-生活

生活的創造-文化

文化的承載-人民

此間的不斷循環,讓文化得以永生。


這是「森川自然工藝聚落」群聚的理念,聚集在此的木工藝師們認為「不離開部落,才能學習與傳承更多部落文化」。



木工藝和群力作業對於生活在此的排灣族人來說一直都不陌生,像是「撒布優」部落頭目——溫新龍,回憶小時候就常看著祖輩集結眾人之力,協力建造起一棟又一棟的部落屋舍。但近年區域木工藝的活絡大抵開啟自「原愛木工坊」的創立。



前新興國小校長鄭漢文認為家庭是教育重要的一環,因此在職期間推動原愛布工坊以及原愛木工坊的成立,部落女性們可以創作各式手工布包,而男性則是製作木家具,讓失業的原住民家長可以有所發揮,為孩子穩定家庭功能也帶來經濟效益。



莫拉克風災過後,在相關培力計畫的挹注下,木工坊重心移往廢棄的多良國小。幾位留在部落持續耕耘的木藝師,則是將位於入村口的廢棄軍用營房改造成木工房,以營造故事角落的方式,塑造森川自然工藝聚落,集結空間主題、在地創作者文化能量,以及互動式手作工坊,由部落傳統工藝精神出發,發掘傳統文化的創新機會,展現在地自然木作工藝風貌。


// 源流於魯巴卡茲與撒布優的文化脈動 //


背倚大武山、面朝太平洋,北里村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中心偏北位置,介於太麻里鄉泰和村、大王村、華源村以及金峰鄉新興村之間,大致上分為平地(北太麻里)及山區(森川)兩部分, 「森川」,清朝時期名為文里格社,日據時代取其日語諧音改為森川,在北麻里溪上游山地,原為排灣族-魯巴卡茲(Lupakadj部落)的狩獵禁地。



民國三十九年間位於南大武山「舊賓茂部落」的「巴法法瀧家族」首先來到此處,魯巴卡茲部落也釋出友好,撥出北端平緩之地作為其定居之地。次年北大武山「布頓部落」的「邏法尼耀家族」也遷徙至此,隨後,南大武山「近黃部落」(卡里阿帆)的「德路那弗那夫克」、「給你路古洋」、「糾佳阿斯家族」、「都飛龍家族」四家族及南大武山「舊賓茂部落」的「古沙查家族」,「史卡多部落」的「史卡多家族」皆陸續遷徙於此, 由以上八大家族共同形成一個新興部落─撒布優(Sapulju部落),在部落入口處可見代表八位頭目和睦相處意象,介於魯巴卡茲部落與撒布優部落中間的新興國小內也設有百年和好亭,紀念當時 Lupakadj 友善 Sapulju 八個部落家族住在這裡的美好故事。



倚重狩獵生活的排灣族人,獵場及生活領域的範圍十足影響著生活資源,因此部落間這般的友好關係相當難得。以現今行政區域來看,二部落分屬太麻里及金峰鄉;以地理環境來看,二部落交界處也有文里溪相隔。二部落間的生活場域看似被切分,但實際上的相生與互助卻也因而比其他周邊部落更為緊密維繫。且延續至今,一條森川產業道路聯結著二個部落的文化脈動,「森川自然工藝聚落」也成為凝聚二部落共同理念與生活風貌的象徵。



 

// 木藝聯結,森川 //

 

「森川自然工藝聚落」的木工藝師們傳襲著部落文化,不時可見齊力創作,同時也在傳統雕刻、創新傢俱、當代裝置……等創作,各別開展出多樣風格的個人品牌,分別有來自魯巴卡茲部落的【黎明手作】——黎國本、【魯魁工作室】——魯魁(宋榮春)、【原生木工坊】——高金生、【尤將工場】——孫健雄;以及撒布優部落的部落頭目——溫新龍、【橘色月亮文化工作室】——洪啟榮,他們以「森川」為名,藉林木的相聚活力而蓊鬱,隨著文里溪的流淌傳述著二個部落的文化脈動,透過凝聚與互助,形塑在地自然木作的工藝風貌。


前排:洪啟榮、魯魁、高金生(左至右)
後排:黎國本、溫新龍(左至右)



 

魯巴卡茲部落____

 

【黎明手作】——黎國本

來自馬來西亞的黎國本,自述是被這裡的捕獸夾抓住了,於是跑不掉了(成為排灣族女婿)。23歲時來到臺灣,因緣際會愛上了木工藝,帶著對環境的崇仰以及類原住民的樂天,作品風格溫暖清新,不以砍伐作為材料,富含溫潤手感,代表作品有小羊、水鹿等動物造型座椅、木器皿、家具,讓森林的生命藉此延續。

 

【魯魁工作室】——魯魁(宋榮春)

魯魁是原愛木工坊成立初期的學員,除了木工傢俱,部落裡更隨處可見的是風格粗獷有味的雕刻作品,如果工坊裡有升起炊煙,大概就是魯魁大哥在那吧,這是排灣族的傳統,喜歡在工作時升起堆火,除了告訴族人這裡有人在工作,也可以聞著柴燒,感受林木的生命能量。

 

【原生木工坊】——高金生

大家叫他「班長」是源自於原愛木工坊時期擔任工坊班長,也在這裡練就一身木工本領。原木創作樸實自然,強調原味,更帶著瀟灑的心情創作,作品隱約透露著部落的文化幽默!

 

【尤將工場】——孫健雄

萬物皆有情是尤將工作室的精神,善用原木與鐵件結合溫潤與剛毅,透過作品看見物與物之間的連結,作新與舊的平衡,有設計感又不失原味的樸質,將傳統的技法和思維引入當代空間。


撒布優部落____

 

部落頭目——溫新龍

身為撒布優部落「給你路古洋」家族頭目,溫新龍也常以耆老口述的故事做為創作題材,在多個角落彩繪創作壁畫,營造部落亮點,部落入口處更有一棟三層樓高的巨型壁畫,畫出排灣族人豐收與搗米的歡樂場景。 

 

【橘色月亮文化工作室】——洪啟榮

衍伸家族圖騰裡的故事,應用於傢飾、傢俱、常民服裝等居家風格產品,加上創意設計突破了原民工藝的刻板印象,將自然工藝、漆作、細木器皿展現出一番蘊含排灣文化的優雅與尊貴。